在遭受无人机袭击后,奥伦堡天然气加工厂(俄罗斯)已暂停接收来自哈萨克斯坦卡拉恰甘纳克大型气田的加工天然气。哈萨克斯坦能源部于10月19日在其Telegram频道发布了相关声明。
声明中指出:«俄方尚未提供关于工厂受损性质及恢复运营时间的信息。»
该部门强调,哈萨克斯坦境内用户的天然气供应未受影响。哈能源部代表正与俄方及气田运营商保持密切沟通,持续监控事态发展。
此次天然气加工厂遇袭事件于10月19日上午曝光。据奥伦堡州州长叶夫根尼·索尔采夫透露,企业基础设施局部受损-无人机击中后«引发其中一个车间起火»。所有紧急服务均已到位以应对后果。官方数据显示,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
位于西哈萨克斯坦的卡拉恰甘纳克油气凝析气田占地超过280平方公里,被公认为全球最大气田之一。该气田开采的原油主要通过里海管道联盟系统出口。至于开采的天然气,根据协议规定,卡拉恰甘纳克运营商必须将至少40%的产量回注地层,以维持开采水平并保障气田高效运营。剩余部分则输送至俄罗斯奥伦堡天然气加工厂,因该气田自身缺乏加工能力。为此专门成立了«哈俄天然气»合资企业-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公司共同组建。该公司将卡拉恰甘纳克气田的原料输送至奥伦堡天然气加工厂生产液化石油气,随后通过授权贸易商出口燃料,部分商品天然气则返销哈萨克斯坦。
根据现行协议,截至2038年,卡拉恰甘纳克气田每年可向奥伦堡天然气加工厂输送高达9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