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恢复对伊朗制裁,否决中俄决议草案

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表决现场。图片来源:news.un.org

据联合国新闻中心报道,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否决了中国和俄罗斯提出的推迟恢复制裁决议草案,决定恢复对伊朗的制裁。

这一程序是在欧洲国家-英国、德国和法国-启动《联合全面行动计划》规定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后实施的,该机制旨在限制伊朗核计划。

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确立的“快速恢复”机制允许任一《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参与国就其他方实质性违反协议行为通知安理会。若安理会未通过继续放宽制裁的决议,原有制裁将自动恢复。

俄罗斯与中国提出的维持制裁放宽提案仅获得四票支持(俄罗斯、中国、阿尔及利亚和巴基斯坦),未达到所需的九票多数。丹麦、法国、希腊、巴拿马、塞拉利昂、斯洛文尼亚、索马里、英国和美国投下反对票。圭亚那和大韩民国弃权。

俄罗斯与中国在安理会会议上强调,认为启动“快速恢复”机制及欧洲国家此举均属非法,指控其单边制裁既违反第2231号决议,也违背《联合全面行动计划》条款。莫斯科与北京代表团坚持应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建议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延长六个月并重启所有参与方(包括美国与伊朗)的谈判,但该提议遭否决。

法国则指出伊朗核计划升级及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缩减的问题。大使热罗姆·博纳丰表示,伊朗浓缩铀库存已远超协议限定标准,并限制国际原子能机构进入关键设施。他称“快速恢复”机制对维护国际和平安全及全球防扩散体系完整性至关重要。

此前在9月24日联合国大会讲话中,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希齐扬曾表示,希望“受美国指使”的英德法这三个欧洲国家恢复制裁的举动不会获得国际社会支持。

“我在此再次申明,伊朗从未寻求也不会发展核武器。我们对核武器没有兴趣,这是基于我们领袖的信仰与教法裁决;因此我们过去不曾、将来也不会谋求制造此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佩泽希齐扬强调。

恢复的制裁包括:

▪️ 禁止向伊朗供应武器

▪️ 限制铀浓缩与后处理相关活动

▪️ 对部分伊朗公民实施旅行限制

▪️ 冻结个人与实体资产

▪️ 贸易、金融与运输领域限制

这些措施沿用了2006年至2010年间安理会决议条款,已自动转化为部分欧洲国家的国内法。